台灣「大動物獸醫」不到40人!獸醫系如何養成?解析工作環境、實習與獸醫師繼續教育的四大門檻
作為一名大動物獸醫,同時也是鮮乳坊共同創辦人,阿嘉深知消費者手中每一滴鮮乳的安心,背後仰賴的正是第一線的獸醫師專業把關。然而,台灣大動物獸醫的養成與執業環境相當不容易,導致人才嚴重缺乏。不僅影響了酪農產業的延續,也讓留守崗位的獸醫師面臨超負荷的工作量。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獸醫系畢業的學生,願意投入這個具挑戰的領域?以下將為你們深入解析。
目錄
台灣大動物獸醫嚴峻的情況:人與牛隻比例失衡
台灣大動物獸醫的短缺已達到「人牛比例嚴重失衡」的狀態。全台每年獸醫系畢業生投入職場後,選擇經濟動物領域的獸醫師寥寥無幾,特別是負責大動物健康管理的專業人員。
台灣經濟動物獸醫人力現況:
| 項目 | 數量 | 解釋 |
|---|---|---|
| 全台執業獸醫師總數 | 不到 5000 名 | 台灣整體人力情況 |
| 家禽與大動物獸醫 | 不到 400 名 | 所有經濟動物的獸醫師 |
| 純大動物獸醫人數 | 不到 40 名 | 佔全體執業獸醫師不到 1% |
| 每位大動物獸醫需照顧牛隻數 | 近 5000 頭 | 約是日本的 5 倍 |
小結:根據統計,全台大動物獸醫人數不到 40 名,導致一位獸醫師需照顧近 5000 頭牛,遠高於國際人牛比例,顯示台灣獸醫系人才在經濟動物領域的投入遠遠不足。
大動物獸醫的工作型態與差異
雖然大動物獸醫平均需照顧近 5000 頭牛,但實際工作量仍因工作型態而有顯著差異。大動物獸醫主要分為「駐場」與「出診」兩種:
| 工作型態 | 駐場獸醫 | 出診獸醫 |
|---|---|---|
| 工作地點 | 單一、具規模化牧場 | 多個不同牧場來回穿梭 |
| 工作負荷量 | 較穩定 | 需四處奔波,相對繁忙 |
| 平均照顧牛隻數 | 約 1000 頭牛 | 約 6000-8000 頭牛 |
| 就業機會 | 稀少(少數大型乳品廠或牧場聘用) | 較常見,工作挑戰性高 |
大部分牧場規模無法完整支撐駐場獸醫師的職位,多數獸醫系畢業生若選擇此路,只能選擇更為辛苦的出診型態,一次便照顧高達 6000-8000 頭乳牛,巨大的工作量也是讓獸醫系學生卻步的原因。
獸醫系學生卻步的兩大主因:不友善的工作環境與專業門檻
目前台灣僅有四間大專院校設有獸醫系(台大、中興、嘉大、屏科大),培育人數有限。而讓許多獸醫系學生對大動物獸醫望而卻步,主要在於工作環境相對不友善且存在安全風險:
- 人畜共通疾病風險:所有獸醫師都必須面對,但在牧場環境中,接觸大規模動物群體的風險更高。
- 重力踢擊風險:雖然不像小動物獸醫容易被抓傷或咬傷,但牛隻體型高大,大動物獸醫在診療時可能有被踢擊的風險,而造成嚴重傷害。
- 環境異味或衛生條件:相比寵物診所,牧場工作環境較為髒亂,且伴隨濃厚臭味。
- 特殊的診療操作:例如直腸觸診必須將手臂深入牛隻體內的診療方式,也讓不少獸醫系學生感到不適應而轉向小動物領域。
小結:大動物獸醫的工作環境包含人畜共通疾病風險、牛隻踢擊等安全疑慮,以及髒亂的環境與特殊診療方式,這些因素綜合造成獸醫系畢業生選擇這條道路的人數少之又少。
獸醫師繼續教育的困難:學術資源稀缺與實習路徑的挑戰
在專業發展上,大動物獸醫也面臨學術資源與實務經驗累積的雙重挑戰。
學術與實習的雙重困境:
- 學術資源稀少:由於小動物獸醫服務的寵物市場規模較大,不管是研究文獻、實習機會與專業交流相對豐富。相較之下,大動物獸醫的學術資源極為缺乏,常需自行尋找並閱讀國外文獻,專業養成門檻高。
- 缺乏獸醫師繼續教育資源:由於資源不均,針對大動物獸醫的專業進修與「獸醫師繼續教育」管道相對不普及,使得知識更新與技能提升更加困難。
- 牧場實習難尋:實習是專業養成的關鍵,但牧場主人對價值不菲的牛隻極為寶貝,難輕易相信實習中的獸醫師。因此,多需要透過熟人介紹或特殊管道才能進入牧場,實務經驗的累積困難重重。
額外的隱形門檻:
- 體型限制:牛隻高壯,部分診療如觸診需要獸醫師具備較高的身高與手長。雖然這非絕對限制,但也構成了一道「無形的門檻」,讓選擇這條路的獸醫系學生需要克服更多限制。
小結:大動物獸醫面臨學術文獻和獸醫師繼續教育資源的稀缺,實務上也因牧場的信任門檻高,實習路徑也相對困難,體型要求更構成了額外的無形限制。
大動物獸醫與獸醫系的常見問答
Q1:台灣大動物獸醫的現況如何?
A1:台灣的大動物獸醫極為稀少,總人數不到 40 名。導致每位獸醫師需照顧近 5000 頭牛,工作負荷是日本的 5 倍。這也凸顯了獸醫系畢業生對此領域投入不足的嚴峻現況。
Q2:駐場獸醫和出診獸醫的工作量差異在哪裡?
A2:駐場獸醫單純受僱於單一且規模化的牧場,整體穩定,每人照顧約 1000 頭牛;而出診獸醫則需穿梭多個牧場,工作量極大,平均需照顧 6000-8000 頭牛。但出診是多數大動物獸醫的工作型態,來回奔波及照顧牛隻數也是造成高壓工作的主因。
Q3:獸醫系畢業生為什麼不願投入大動物獸醫領域?
A3:主要包含不友善且具危險性的工作環境、學術與獸醫師繼續教育資源的相對稀缺,以及難以獲得牧場實習機會等,這些共同形成了獸醫系學生選擇上的巨大阻力。
Q4:體型對大動物獸醫的工作有影響嗎?
A4:牛隻體型高大,部分診療對獸醫師的身高和手長格外有要求,形成一道無形的門檻。不過,充滿熱誠的大動物獸醫會透過工具來克服先天限制,更加專業地服務牛隻健康。
Q5:身為消費者,如何支持台灣獸醫師?
A5:無論是服務寵物、家禽或大動物的獸醫師,都默默在為專精的領域付出。消費者可以透過購買,支持注重動物福利、有獸醫師專業把關的品牌,或關注獸醫師相關社群,理解並支持他們的工作權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