鮮乳坊率先達成 B型企業認證的乳品品牌,共同推動糧食安全、動物福利、農業永續的健全食農生態

當你拿起一瓶鮮奶,除了口感與價格,你是否想過它背後的故事?鮮乳坊成為台灣率先取得國際B型企業認證的乳品品牌,透過實踐動物福祉、公平交易與永續農業,推動乳業成為共益共好的典範。

 

什麼是B型企業?

B型企業(B crop),2006 年起源於美國費城的運動,想跳脫傳統追求資本主義的商業模式,認為企業在營運的過程中,應該要考量更多利害關係人(skateholders)的利益,創立B型實驗室(B Lab)而發起的B型企業認證(B Corporations®, B Corps™),翻轉企業的營運觀念,將傳統股東利益至上的觀念,轉為利害關係人共好的價值觀,相較於傳統重視財報,更重視 ESG 的影響力。

什麼是B型企業?與CSR的差異

B型企業主要是衡量企業在E(環境)、S(社會)、G(治理)的表現,透過200多道的題目,細分不同產業、規模、核心商業影響力模式,填答完題目並繳交佐證文件後,系統會計算出分數,這分數分為五個面向:環境、員工照顧、社區扶植、客戶影響力、公司治理。企業可以在系統上看見全球中位數企業與自己的表現比較。

如何評估企業永續ESG實踐成果?

B型企業與社會企業、CSR、ESG又有什麼不同呢?

請參考社會企業光譜(如下圖),光譜左邊的NPO(非營利組織),組織的存在本身是為了要解決社會問題,或者達到某種理想,比如:綠色和平組織、XX流浪動物協會等等;右邊則為一般企業,存在的本身是為了「盈利」,利潤最大化。而企業把賺到的錢拿去做「好事」,這個好事不一定要跟自身的商業模式有關係,而是執行企業社會責任 CSR(Cor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,比如:做衣服的企業捐錢或物資給偏鄉育幼院。而ESG則是在這樣的觀念發展下,更進一步要求企業應該要盤點自己的商業模式,從核心商業模式中考量對環境、社會、治理的「正面與負面」影響,將負面影響的風險降到最低,且開始將影響量化成財報數字,納入財務中衡量。比如:賣電腦的企業,將電腦捐給偏鄉孩童、並提供數位化電腦學習課程與輔導,解決城鄉的數位落差。

而B型企業則是在E、S、G的架構之下,把社會面向(Social)再細分成:員工照顧、社區扶植、客戶影響力,並透過題目來「量化」影響力分數,並透過題目給予優化的方向,讓企業可以有優化的方向依循,可說是企業的ESG儀表板。

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、傳統企業差異

 

B型企業有哪些?

截至 2025 年全球的B型企業近 10,000 個,較廣為人知的有:

  • Ben & Jerry's 的冰淇淋,向在地小農採購乳源、採用弱勢族群製作的布朗尼,原料遵循公平貿易、拒絕使用基因改造,透過產品來倡議支持和平、女性平權、LGBTQI等權益。
  • 護膚與香氛品牌 Aesop 包裝減速、供應鏈倫理、少數族群支持等方面加強實踐永續。
  • 法國的小白鞋 Veja,更透明的看到產地與原物料、使用有機棉花、公平貿易的橡膠。
  • 英國品牌 The Body Shop 反對動物實驗、支持社區公平貿易、尊重地球、賦能女性及少數族群、提倡天然與道德保養。

國際知名的B型企業,例如Aesop、The Body Shop

台灣B型企業也到達 56 家,包含 42%的批發/零售業、36%服務業、15%製造業、7%農業。較耳熟能詳的品牌包含:王大夫一條根、淨毒五郎、艾瑪絲、印花樂、茶籽堂、阿原肥皂、甘樂文創、成真咖啡、王道銀行⋯⋯等等。

你會發現,B型企業已經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,來自不同的領域與產業,都在這些產業上持續耕耘讓供應鏈更好。

台灣具有B型企業認證的企業

 

鮮乳坊為什麼要申請B型企業?

鮮乳坊從創立之初,就是為了解決酪農產業的諸多困境,例如乳價不透明、產地難以溯源、飼養方式不夠友善與公平交易的缺乏等問題。是獲得經濟部許可的社會企業,在發展過程中,我們希望能夠具體衡量對酪農、員工、乳牛與消費者的影響力,而B型企業認證提供了清晰且具國際標準的影響力量化工具,作為內部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參考儀表板。

透過B型企業認證,我們對內優化企業治理,提升組織透明度;對外則可向消費者清楚溝通我們在公平交易與動物福利上的努力。

 

對消費者、客戶來說,B型企業代表什麼意義?

在選購商品的時候,你會特別注意什麼資訊呢?

產品上通常會放上的標章都與「食品安全」、「風味」有關,較少會放上 ESG 相關的標章,看到B型企業認證,就可以知道這個產品在供應鏈的其中一個環節是對利害關係人好的,比如:公平貿易、對待工人好、扶助弱勢社區或工人、使用對環境更好/降低能源使用的生產製程⋯⋯等等。讓你在挑選產品的同時,不只是選擇「口感/風味」好,更選擇了一個對「供應鏈」健全發展的商品。

看到B型企業認證的商品時,你會知道該品牌在供應鏈上致力於更友善的生產方式,例如公平貿易、動物福利或使用對環境更友善的材料與製程。鮮乳坊的鮮奶透過 B 型企業認證,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產品不只美味,更乘載著動物福祉、公平交易與環境永續的價值。

B型企業認證不只是企業作為內部檢視自身 ESG 績效表現的工具,更是消費者與客戶在選購商品時可以參考的條件之一。

鮮乳坊具有鮮乳標章、產銷履歷、動物福利和B型企業認證

 

鮮乳坊申請B型企業認證的幕後花絮

鮮乳坊在 2020年、2024年申請B型企業通過,推動組織獲得認證的推手——吳妮庭永續專案經理,來分享這段精彩的故事:

  • Q:你覺得申請B型企業遇到最大的困難與挑戰?
    A:最大的困難與挑戰有兩個,最大的挑戰是認證的過程為全英文,要先搞懂B型企業所定義的專有名詞,裡面其實有很多眉角,包含對於資格、距離、範圍的明確數字定義。與國際審查員面試也需要英文面談、文件也要用英文呈現。光理解與處理繁瑣的事情,就要花上很多時間研究與準備。
    第二大挑戰是推動B型企業相關的措施,我們很注重組織內外的溝通,因此與各組開會的時候,會需要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做?目標是什麼?如何做?不做的風險是什麼?進行執行可行度討論。光從進行說明、討論到追蹤執行就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!
  • Q:為此,你做了哪些努力?
    A:很感謝台灣B型企業協會提供加速器工作坊,能夠讓我們在三天的精實活動中更快速理解所有的定義與方向,我也去考取了協會的「B型企業顧問」,從顧問的角度協助企業更順利拿到認證。
  • Q:獲得認證後,你覺得對組織有什麼樣的改變或效益嗎?
    A:通過認證後,鮮乳坊內外都獲得明顯效益:對內促使員工日常決策考量 ESG 因素,例如:總務人員主動討論如何更環保地採購;對外增加許多學術合作、演講與交流機會,提升品牌價值與影響力。

鮮乳坊取得B型企業認證,不僅體現品牌推動食農永續的決心,更讓消費者輕鬆選擇一種更好、更健康的消費模式,支持真正關注人、動物與環境的健全供應鏈。

 

延伸閱讀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